中文字幕日韩人妻在线视频,男女啪啪永久免费观看网站,偷天宝鉴在线观看国语版电影 ,国产在线无码精品电影网

新農村資訊網歡迎你! 收藏本站 | 設為主頁 | RSS訂閱

地方 北京 四川 山東 河北 陜西 廣東 重慶 黑龍江 福建 江蘇 山西 貴州 廣西 吉林 湖北

寧波奉化箭嶺村:甬江源無廢村的二十年生態路

2025-1-16 9:00:12
來源:中國新農村資訊網

編者按:春秋代序,櫛風沐雨。轉眼間,寧波奉化箭嶺村走過了20年美麗鄉村發展歷程。20年風雨兼程,20年砥礪奮進,20年滄桑巨變,20年碩果累累。箭嶺村堅持不懈、久久為功,從黨建引領、全民參與到志愿助力共建美麗箭嶺,從人居環境、垃圾分類到零污染村共治生態箭嶺,從資源再生、良耕良品到文旅融合共享富裕箭嶺,在浙江“千萬工程”指引下,從“欠發達”跨越到“綠富美”,在綠水青山中孕育出鄉村振興的美麗篇章。

甬江源無廢村的二十年生態路

本刊記者 金曉 特約通訊員 王信國

在天臺山余脈下,甬江水源頭處,有一座美麗質樸的村莊——奉化大堰鎮箭嶺村。箭嶺溪由西向東穿村而過,淙淙汩汩匯入甬江;民居沿著溪堤依次排列,整齊從容;村落呈狹長型,猶如一枚柳葉,抑或一把長箭,因山嶺上長滿箭竹,古稱“箭嶺”。

二十載風雨兼程,崢嶸歲月;二十年砥礪奮進,春華秋實。美麗鄉村建設,讓偏遠小山村舊貌換新顏;無污染村創建,使昔日空心村煥發新活力。

黨建引領、全民參與、志愿助力——共建美麗箭嶺

漫步箭嶺村,鄉村別墅整齊劃一,地面潔凈如洗……經過二十年努力,美麗生態成為箭嶺的一張金名片。黨建引領、全民參與、志愿助力,共同建設美麗箭嶺,為鄉村的發展增添了新引擎,提供了新動力。

黨建引領,護航經濟促發展

箭嶺村地處大堰鎮西北角,區域面積9.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290畝,山林12000畝;全村戶籍人口492戶1463人,村民小組14組,黨員75人;人均耕地不足半畝,是典型“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山區農村。早年,箭嶺村曾因村辦企業紅火,遠近聞名。后因水源地保護,工廠搬遷、畜禽養殖關停、年輕人外出打工,常住人口300人,老年人占95%以上,成了寧波市欠發達村莊。

箭嶺村黨總支書記王建國

2005年,箭嶺村換屆選舉,產生新一屆領導班子,王建國當選村黨總支書記。新班子剛成立便面臨兩大困境,一方面由于地處山區,交通不變,年輕人進城務工,村莊出現空心化、老齡化,發展動力不足,農民增收和村集體經濟發展步履維艱;另一方面,作為寧波的大水缸,飲用水源紅線管控,生態資源、耕地資源嚴格保護,村莊建設和經濟發展已無增量空間。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王建國的帶領下,村兩委會達成共識,逐步形成“生態立村”思路,從綠水青山中找到可持續發展、生態產業化的致富之路,并得到市、區、鎮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導。從村莊環境整治到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再到垃圾分類、零污染村莊建設,村里的每一項重大舉措都充分發揮黨總支戰斗堡壘作用。無論是宣傳發動,還是落實推動,都是村干部率先示范,黨員主動帶頭,村民團結互助,強化了村黨總支對村中其他各類基層組織的領導,夯實經濟發展基礎;同時,劃分網格,每個網格建立黨員聯系戶制度,由黨員直接聯系服務群眾,將黨的領導融入村中各大事項決策和村民自治全過程,凝聚起推動箭嶺發展的磅礴力量。

黨總支就是一個堅不可摧的堡壘,黨員就是一面面示范引領的旗幟!“支部發動、黨員帶動、黨群互動”,箭嶺村把豐富的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農民致富的產業優勢,把組織振興效能轉化為發展強大動能,全面增強村集體引領發展能力。20年來,箭嶺村從負債到村集體經濟收入130萬元,其中經營性收入55萬元。

全民參與,眾人拾柴火焰高

傍晚,73歲的村民王美恩,拿著自制的網兜,來到箭嶺溪,打撈漂浮物。“一周三次,箭嶺溪就是我的包干區。”王美恩笑著說。

如何調動農民群眾的主體作用,激發積極性、創造性成為箭嶺村搞好環境整治工作面臨的現實問題。組織、發揮農民群眾的力量,以“小家美”帶動“鄉村美”,從“一處美”變為“處處美”,實現鄉村由“外在美”向“內在美”的轉變。在箭嶺,一個人帶動了一群人,一群人改變了一個村。縱深推進群眾參與度和參與率,雙管齊下共同發力,從而實現“村民皆是行動者、村民皆是參與者”的生態環境整治濃厚氛圍。實行“網格化”衛生責任區域劃分,村里一共有14組,分別負責箭嶺的14個區域環境衛生,確保責任到人;設置桶邊督導員,指導村民如何分類傾倒生活垃圾,引導村民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通過建立箭嶺黨支部微信群、零污染創建工作群、箭嶺村志愿者微信群、箭嶺村婦女微信群,對垃圾分類難點痛點、志愿者活動、零污染創建等工作進行經驗交流分享。“過去農閑時節,村民們家長里短扎堆閑話,難免鬧出矛盾。”王建國說,“現在不一樣了,大家合力清潔環境,成果共享,鄰里關系更親密了,口角都少了。”

水清了,樹綠了,隨意丟棄的垃圾不見了。在王建國和村兩委的努力下,村里環境衛生、村民環保意識從無到有起到了極大的變化,為村莊發展提供強大的內在動力。從村民到村長,從黨員到書記,從小孩到耄耋老人,人人加入到環境治理的工作當中,提升了箭嶺的環境“顏值”,涵養了生態“氣質”。

志愿助力,托起服務大民生

箭嶺溪是甬江水源頭之一,為保護水源頭,村里專門成立“零污染村”領導小組,每周一晚上召開村兩委碰頭會議。細化職責分工,強化責任落實,確定環衛保潔人員、環境衛生的任務與責任;確定環保酵素制作人員,不定期地給村民開展環保酵素制作與使用的培訓。新鄉賢劉安芬牽頭,創建“箭嶺志愿者協會”,滿腔熱情投入到村莊清潔和垃圾分類宣傳。

年逾七旬的劉安芬是土生土長的箭嶺人,醉心于環保公益事業,對于餐廚垃圾的循環利用頗有心得。她退休后一直住在奉化城區,偶爾回到老家箭嶺,看到山清水秀的小山村被垃圾所困而感到心痛。她決定個人出資10萬元,通過推廣垃圾分類和環保酵素“以垃圾治垃圾”,在村里進行“零污染”試驗。

劉安芬帶頭和志愿者們,一天兩次,挨家挨戶給村民示范指導垃圾分類。發放垃圾桶、拆除舊容器、建立簡易垃圾場、安裝三組廣播喇叭、購買投影儀進行環保培訓、村路旁墻壁掛上煙蒂竹筒罐,購買酵素桶和紅糖,制作環保酵素,租用2畝土地進行水稻有機種植試驗。箭嶺村志愿者協會目前已招募志愿者70余名,編織環保衛士服務網絡,實行分片分組網格式志愿服務。累計開展“奉獻愛心,情暖箭嶺”志愿活動、村莊大掃除、草根三八節、“假日里一堂不平常的課”等入戶宣講,酵素制作、環境治理等志愿服務活動40余次。

2017年12月2日,箭嶺村啟動全省首個“零污染村”建設,在劉安芬的推動下,邀請了中國生物發酵產業協會酵素分會代表以及何美蓉道德模范工作室志愿者為箭嶺村出謀劃策。“鄉賢+志愿”的鄉村治理模式,在箭嶺村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新機制,為其他鄉村提供了可借鑒的“箭嶺經驗”。

人居環境、垃圾分類、零污染村——共治生態箭嶺

箭嶺村圍繞保護飲用水源、改善人居環境、整潔美化村容、提倡垃圾分類、打造“零污染村”的目標,生態共治,多向發力,進一步增強了村莊的凝聚力、向心力。在促進村莊環境的持續改善的同時,極大地增強了“生態立村”的自信心、自覺心,更加堅定了以生態振興來推動鄉村全面發展的“箭嶺探索”。

人居環境,滿目新景入畫來

箭嶺村緊鄰一級飲用水源保護地——橫山水庫,屬于生態環境敏感區。農業占據著主導地位,過去村民環保意識不強,上山打藥施肥,空農藥瓶、包裝袋隨意丟棄,對流入水庫的箭嶺溪造成了污染;農業生產廢棄物菜梗、樹枝、爛果等一股腦兒扔進垃圾桶,看似常住人口人不多,每次清運垃圾不下一噸。在企業關閉搬遷、人口自然轉移的大背景下,生態環境壓力十分突出。

積極響應浙江“千萬工程”的號召,聚焦農村環境生產生活污染,箭嶺村以問題為導向,向“臟亂差”開戰,扎實推進“四邊三化”“五水共治”等生態環境整治工作。以農村垃圾、河道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整合各種資源,強化各項舉措,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突出短板。在“千萬工程”實施過程中,箭嶺村掀起了對生活垃圾、污水和廁所整治的“三大革命”,通過遞進式開展改水、改路、改廁等村莊整治,群眾生產生活人居環境得到根本改善。以及農村“九改五清”工程(即改路、改水、改氣、改廁、改線、改危房、改入村口、改照明、改垃圾處理方式;清垃圾、清雜物、清斷垣殘壁、清庭院、清新增違建),既解決“垃圾成堆、污水橫流”等問題,也為實現全面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在奉化區共建“我們的家園”專項行動中,箭嶺村以安全生產、消防安全、完善文明創建、美麗庭院為切口,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愛國衛生運動,村容村貌面貌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地上無煙蒂,河道無垃圾、山上田頭無毒物、家中無雜物,實現了山清水秀、路潔村美。

垃圾分類,環保集市創先行

走進箭嶺村,山明水秀,屋舍儼然。這個常住人口有300余人的村莊,每天產生的垃圾卻不足百斤,讓人不禁好奇:垃圾去哪了?

垃圾減量,分類是關鍵。村里為每戶家庭購置了一套垃圾桶,與省內其他村莊相比,箭嶺村的垃圾分類更為精細。首次分類為餐前垃圾、餐后垃圾和其他垃圾等三種,分別投放到紅、綠、藍三色垃圾桶中。“通過垃圾分類,廚余垃圾做酵素,廚后垃圾做肥料,剩下沒辦法處理的再轉到鎮環衛站,特別是電池、農藥瓶、農藥袋分類處理。其中,電池以對折價格我們村里來回收,比如電池2元/節,以舊換新,賣1元/節;廢棄農藥瓶0.5元/只向果農回收。”王建國說。

23類垃圾分類

在可回收垃圾分類方面,箭嶺村更是做到了極致。2017年,箭嶺村首創環保集市日制度。每月農歷十八日,村民會把積攢一個月的垃圾拿到環保集市上進行積分兌換日用品,細分舊衣服、塑料尼龍制品、農藥瓶、農藥袋、電池、煙蒂煙殼、廢金屬、廢油、新鮮廚余等23類垃圾。環保志愿者將村民送來的垃圾進行稱重、數數、記賬、兌換積分、積分換日用品,再將垃圾分類打包、出售、儲存、垃圾變形等。能回收的垃圾賣給廢品回收站,農藥瓶、農藥袋由區農資公司處理,有些垃圾將它做成工藝品、日用品。目前,箭嶺村累計舉辦環保集市69期,回收舊衣服8.5萬斤、塑料瓶2.9萬個、煙蒂9.3萬只、農藥瓶農藥袋42.8萬只。從隨手扔到隨手分,垃圾分類處理已成為村民的生活習慣。

積分兌換禮品

如今,箭嶺村是寧波鄉村發展的典型,垃圾分類更是全國的典型,它像一盞燈,在助力鄉村振興,邁向生態文明建設的進程中,點燃越來越多人的信心。

零污染村,因地制宜樹樣板

鄉野小道平整干凈,穿村溪流清澈見底。2017年12月2日,箭嶺村舉辦打造“零污染村”啟動儀式。創建工作不僅讓世代居住的家園甩掉“臟亂差”的帽子,更掃除了人們心頭的隔閡,找到了家的歸屬感。箭嶺村積極踐行“兩山”理念,將“無廢”融入農村生產、生活和生態建設全過程,“零污染村”正在向“無廢村”迭代升級,“鄉村讓城市更向往”不再只是口號。

如今,回收、環保成為村民生活的關鍵詞。村子每天產生1噸垃圾,80%-90%都會被回收利用,全村生活垃圾減量90%以上,廚余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100%,出村垃圾減少90%。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垃圾分類回收模式。在精準的垃圾分類之后,餐廚垃圾再利用是箭嶺村實現“零污染村”關鍵的一環。在村級資源化處理站,利用太陽能堆肥原理,將剩菜剩飯等廚余垃圾制作成環保酵素,轉而應用在生態農業上,還肥于田、改善土壤,大量垃圾變廢為寶,源頭減量和垃圾分類的方法很快便落到了實處。從源頭的凈塑,到垃圾分類、垃圾處理,再到有機種植、綠色生活,箭嶺探索出一套屬于農村“還田、酵素、堆肥、集市”垃圾分類的閉環模式,是當前農村生活垃圾源頭減量的好辦法。

“箭嶺村得到了時任浙江省委副書記、寧波市委書記鄭柵潔親筆批示‘零污染處理模式各地推廣’。”大堰鎮黨委書記周唯表示,“下一步,箭嶺村將繼續推動環保教育、垃圾分類,倡導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在生態、環保、低碳建設上持續發力,樹好箭嶺樣板,以點帶面全域推進。”

資源再生、良耕良品、文旅融合——共享富裕箭嶺

建設“零污染”垃圾分類、“藝術感”無廢鄉村、“品牌化”生態農業……這是箭嶺村因地制宜,激活強村富民、發展美麗經濟的剪影。生態紅利日益顯現,生態優勢加速向經濟效益轉化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資源再生、良耕良品、文旅融合,伴隨著鄉村振興扎根沃土,強村富民有了更深的根基。

資源再生,低碳農業新發展

在酵素制造基地,存放著40余只塑料大桶,蔬菜爛葉、多余瓜果等農業廢棄物制作成可用于清潔、洗滌、農肥等不同功效的環保酵素;在有機肥制造基地,將村民每天產生的廚余垃圾進行統一堆肥,還肥于田。環保酵素和廚余堆肥,實現了廚余垃圾和農業廢棄物就地資源化處理。

將糖、新鮮廚余垃圾、水按1:3:10比例混合后,經厭氧發酵3個月,便可制成環保酵素。環保酵素是一種酶,經過稀釋后,可用于洗碗洗衣、家居清潔,也可作肥料養護土壤、減少蟲害,流入下水道還可以凈化河流湖泊。環保酵素利用酵素代替農藥化肥,不但可以增加土壤的腐殖質含量和微生物,讓土壤更加有勁,實現糧食提質、農業增效,而且減少了農藥化肥中氮、磷等化學成分對周邊生態的影響,從源頭遏制了生態面源污染。如此一來,環保酵素不僅發揮了環保效益的作用,還能給村民帶來經濟收益,大大激發了村民加入農村生態建設的積極性。

除了將餐前垃圾做成酵素,村民每天產生的餐后垃圾也會被運到有機肥制造基地進行統一處理。以一層廚余垃圾噴灑一層環保酵素,再蓋一層干草,經過3-6個月的發酵,廚余垃圾就成了成熟的有機肥,用于改良土壤。這個箭嶺村和南京大學溧水學院合作獨創的“一層垃圾、一層酵素、一層干草”特殊配比實現廚余垃圾變“水”變“肥”的“零廢棄”目標,不僅減少了垃圾的總量,也讓有機肥的肥力大增加,實現再生資源循環利用。2021年,該項目獲評“美麗中國十佳案例”;2024年,獲聯合國環境基金小額贈款5萬美金。截至目前,箭嶺村通過堆肥和酵素制作處理廚余垃圾130余噸,制作堆肥產物85噸、環保酵素80余噸。

可持續性的農村生態建設探索,必然是和鄉村振興并軌、循環增量的。箭嶺村,中國酵素生態農業先行者,通過環保酵素改善耕地,讓受破壞的土壤變成原始健康的狀態,探索低碳、有機農業提質效促增收的有效模式。

良耕良品,生態品牌促增收

箭嶺良耕,良耕方寸地,留與子孫耕。2018年,箭嶺村開始試點、試驗推廣酵素生態水稻種植。利用酵素增加土壤的腐殖質含量和微生物,而堆肥又讓土壤更加有肥力,產出的大米已經上市便受到消費者的追捧。

“自從農民不用化肥農藥以后,水好了,種出的米更香了。”王建國說,以前種的稻谷,收購價是5元左右一公斤。按照統一要求,用堆肥替代化肥、酵素原液取代農藥,全程跟蹤種植、管理、收割、包裝,種出來的稻谷能賣20到30元一公斤,實現糧食提質、農業增效。酵素產業扎根箭嶺,特色農產品不僅有酵素水稻、酵素獼猴桃,還有酵素土豆、酵素筍干。2019年,村里對酵素農產品的標識、商標和包裝進行專業設計,注冊酵素品牌“箭嶺良耕”,打響了酵素農業和有機農產品品牌。

酵素實驗田種植完成

好山好水好法,良耕良田良物。好品質,堅持自然農法,堅持酵素種植,堅持不打農藥不施化肥。以環保酵素為手段,發展酵素農業,農產品無農殘、重金屬等化學污染,打造環保酵素產業鏈。目前,箭嶺村已培育酵素農業基地60畝、酵素水稻試驗田20畝、酵素獼猴桃基地30畝、其他酵素農作物基地10畝,每年為村級集體經濟增收20余萬元,帶動村民再就業20余人。在推進農村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同時,讓現代農業更綠色、更生態、更高效。

經多年發展,生態品牌“箭嶺良耕”系列產品銷往杭州、上海及寧波市級機關食堂;酵素農業“走出”箭嶺,在大堰鎮后畈村、南溪村等地“多點開花”。

文旅融合,風正揚帆譜新篇

微風拂過箭嶺溪,吹起層層漣漪。這里,一排排鄉村別墅寬敞明亮,庭院里種著各色花草苗木,不遠處分布著電影院、老年食堂、環境學習中心;這里,不僅有吉嶺崗古道、青雞山古道、大泉坑水庫和王寶信別墅、劉氏宗祠、王氏宗祠、酒坊閶門、桃花樹閶門等眾多歷史古跡,還有沿溪漂流和山地車運動車道。透過箭嶺村,看到了一個富裕的家園,一個新時代美麗鄉村的代表。

箭嶺環境學習中心

讓農民富起來,做活做強集體經濟是推動鄉村振興的應有之義。箭嶺村通過挖掘特色資源、二次創新開發,以“生態環境教育+”為路徑,推動環境教育與生態旅游、生態農業、文化創意、體育休閑深度融合,將原箭嶺酵素工坊升級擴建為箭嶺環境學習中心,激活了村莊發展動能,豐富了鄉村旅游業態和層級,助力美麗鄉村向美麗共富“蝶變”。

箭嶺環境學習中心

箭嶺環境學習中心投資9200萬元,建筑面積10131平方,是融合生態研學、博物會展、自然體驗等為一體的鄉村生態環境功能空間,分享和傳播綠色生活方式,打造長三角鄉村全域生態環境示范窗口,更是大堰鎮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展示“兩山”轉化生動實踐的重要窗口。

箭嶺環境學習中心

改善住房條件是人民群眾過上美好生活的基礎。近年來,箭嶺村通過多種方式籌集資金,將空置的老房子統一進行回購。同時,拆除亂搭亂建、危舊土坯房。新舊村落的連接與融合,箭嶺村分為自然生長的老村和布局整齊的新村。在老村一側,小體量建筑呼應傳統風貌;在新村一側,建筑輪廓與新村居民點相協調。拆舊建新,箭嶺村出臺梳理式農房改造的實施細則,并確定了單體別墅、聯排及套房,村民100余戶村民圓了“別墅夢”。感受這座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的范本20年的變遷。箭嶺變了,從一個集體經濟薄弱村,變成了小康村,變成了一個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網紅村”。

回顧箭嶺村的20年生態路,是發展活力不斷提升的20年,是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的20年,是村容村貌顯著變化的20年,是村民生活顯著改善的20年。20年來,箭嶺人用勤勞和智慧,成就了箭嶺村的輝煌巨變,譜寫了美麗鄉村共同富裕的宏偉詩篇。先后獲得全國低碳鄉村培育試點村、浙江省衛生村、寧波市“五水共治”示范基地、五星級基礎黨組織、寧波市安居示范村等榮譽稱號;王建國被評為浙江省擔當作為好支書、寧波市擔當作為好支書、奉化區鄉村振興工作先進個人,并擔任寧波市第十四屆黨代表、奉化區第二屆人大代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县级市| 库伦旗| 吐鲁番市| 奉贤区| 滦南县| 镇原县| 无棣县| 志丹县| 宜州市| 武定县| 依兰县| 新建县| 开江县| 西丰县| 章丘市| 大渡口区| 新营市| 塔河县| 石家庄市| 寿光市| 瑞安市| 长岛县| 喀喇沁旗| 肥东县| 奉新县| 桑植县| 铜鼓县| 石楼县| 江川县| 夹江县| 义马市| 江都市| 达日县| 永平县| 拜城县| 德州市| 新竹市| 潼关县| 阿拉善盟| 天气| 武功县|